莫兰特加盟火箭?场均14分4失误,只有一队想要他
火箭与灰熊的西南区内战,因为近期的交易流言吸引了远多于往常的关注目光。
莫兰特在与球队主帅闹掰后,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交易流言区,与那些缺少控卫的球队联系在一起。而全联盟中,最缺控卫的球队,毫无疑问就是失去范弗里特的火箭。
不过,从今天的比赛结果来看,火箭似乎完全不需要莫兰特。

去年常规赛最后阶段,灰熊匪夷所思的突然解雇了球队的功勋教练詹金斯,被曝出的主要原因是莫兰特对于失去核心地位的不满。
接替詹金斯的灰熊新任主帅图奥马斯-伊萨洛更是仅仅只用了几场就失去了莫兰特的尊重,双方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。
他公开质疑主帅被球队直接内部禁赛了一场,解禁后公开表达了自己如今在球队中并不开心,也完全找不到找回快乐的途径。
数据的下滑真实地反映了莫兰特不开心,他看起来完全无法投入到比赛中去。
过去三场比赛,莫兰特场均只有14.3分,投篮命中率28.6%,三分命中率5.9%,场均4次失误。
莫兰特对于伊萨洛的不满其实很容易理解,那是不同篮球文化间不可避免的碰撞。
来自芬兰的伊萨洛传承的还是欧洲教练那一套,更加强调球队的整体性,在美国球员看来那是一种近乎军事化的篮球风格。
伊萨洛强调进攻的速度和保持每一回合的高强度,因此拉长轮换,将所有人的上场时间切碎,保持每个人登场时都有充沛的体力来进行快速反击和高强度的防守。
从灰熊本赛季的轮换中就可以看出伊萨洛对于自己篮球哲学的贯彻,灰熊本赛季有12名球员的出场时间超过13分钟,核心轮换的7名球员出场时间都在24-30分钟之间,其中最多的莫兰特只有29.4分钟。
这种篮球哲学本身没有问题,带天赋一般的球队往往能激发球队的战斗力,打出奇效。
但对莫兰特这种级别的天赋球员来说,就像是给他戴了一个紧箍咒,在散碎的上场时间和强调整体的进攻体系中,他完全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。
而且教练在欧洲的地位很高,他们与球员的相处方式更像是上下级的关系。他们不希望自己手下的球员太过有个性,而是希望他们如同士兵一样,将教练的命令视为一切,抛弃自我完全投入到教练的指令中去,显然这对美国篮球文化下成长的球员来说是很难接受的,尤其是天赋出众、自视甚高的莫兰特。
于是,莫兰特开始公开表达自己的不开心,彻底站到了教练的对立面。
在被球队禁赛之后,莫兰特的灰熊生涯似乎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。
失去了狄龙和贝恩的灰熊,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支“西部没有对手”的狂妄之师,他们的球队文化悄然改变,不再是莫兰特喜欢的样子。
人一旦心生去意,就再难回头,破镜难重圆,分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。
不过,目前的困境是,即使莫兰特铁了心要走,也并没有多少球队愿意为他付出大筹码。
莫兰特的起点很高,目前也只有26岁,但他在交易市场中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抢手。
在这个戈贝尔换4个首轮,布里奇斯换5个首轮的疯狂年代,球星的交易价值甚至不如那些定位明确的首发级别角色球员来的高。
因为当球星进入交易市场时,往往意味着他出现了某些原有球队愿意放弃他的大问题,新的球队花大价钱引入他很可能陷入同样的困境。
如雄鹿掏空家底换来利拉德,甚至连首轮都没过去,如今裁掉利拉德换成年轻的功能性控卫小波特、罗林斯和科尔-安东尼,效果看起来也并没有差太多。
这也是为什么,当老鹰在自由市场上探索特雷-杨的交易价值时,几乎没有得到什么感兴趣的回应。
尤其是,莫兰特的问题要比其他普通球星更多、更复杂。
连年不断地伤病、影响恶劣的场外事件以及如今连续与球队主帅发生冲突,莫兰特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问题球星。
火箭很缺控卫,但如今势头大好的他们完全没有理由去赌一手莫兰特,莫兰特的确能增加球队的上限,让火箭更接近总冠军。
但如果莫兰特的伤病和刺头属性再次爆发,等待火箭的将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杜兰特已经37岁了,没有几年能折腾了,因此即便火箭陷入逆境,他们宁愿花首轮去换老态龙钟的朱旺-霍勒迪,也不会去追求莫兰特。
如今来看,只有国王这一支球队会为追求莫兰特全力以赴。
他们拥有全联盟最糟糕的管理层,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休赛期东拼西凑打造出来的阵容,除了乱还是乱。
看不到未来的他们,完全可以赌一手莫兰特,期待着莫兰特重返全明星状态,率领萨克拉门托人爬出泥潭。
只不过,国王手中只有两个首轮签可用于交易,这大概率很难打动灰熊。
如今看起来,莫兰特能做的似乎只有日复一日的摆烂和等待,消磨管理层的耐心,直到球队再也忍受不了,下定决心将他送走。
但愿他能够找到心仪的下家吧,他的巅峰还没有真正开始。
















